“各位朋友,欢迎大家走进彭阳博物馆,这里不仅是一个收藏、展示的场所,更是一个构建地方文化认同、增强文化自信的核心阵地……”在宁夏彭阳博物馆,福建女孩陈丽倩每天面对不同的参观者介绍彭阳的历史文化,感觉自己越来越从容、自信。
陈丽倩向参观者讲解关于彭阳县的红色故事。
去年7月,集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陈丽倩怀着以基层实践拓宽视野、增长见识的想法,报名参加西部计划,并将志愿填报在父辈讲述闽宁协作故事中的宁夏。
“从福建龙岩到宁夏彭阳,2000公里的旅途让我既兴奋又忐忑。兴奋的是,我也能投身到闽宁协作的那片土地上去工作;忐忑的是,自己能否为那片土地做出更多的贡献。”赵丽倩告诉记者,从离开校园坐上火车前往宁夏,她一路上没怎么休息,顺着沿途的风景观察着宁夏的地理风貌,直到落脚到彭阳县,她才确定,宁夏已超越了父辈讲述中的样子。这里的山很清秀,这里的水很甘甜,这里的牛羊肉很鲜美,这里的红梅杏能甜到心里……她把在彭阳县能感受到的所有美好,用视频和图片分享给牵挂自己的家人和朋友。
家乡福建省龙岩市和宁夏彭阳县虽然隔着海与山,但陈丽倩却觉得彭阳这片土地很亲切。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,尽快适应工作、投入工作。
工作中的陈丽倩。
经过近一个月的培训,陈丽倩被分配到彭阳县博物馆工作。上班第一天,博物馆馆长给了陈丽倩一份20多页的资料,希望她能够在一个月内熟悉,担任起博物馆的讲解工作。然而不到一周,陈丽倩就背下了所有资料。她每天早早来到博物馆,对着空展厅一遍遍练习讲解。最终克服内向、腼腆的性格,自信地走向展厅,向参观者讲解黄土高原下层叠的岁月故事。
“彭阳县虽然地处西部,但历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,尤其是红色资源丰富,这些革命故事也激励着我努力上进。”陈丽倩说,初到彭阳县博物馆时,这里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相对薄弱的人力资源形成了鲜明对比,这让她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。工作之余,她悉心研习地方历史,以生动鲜活、接地气的方式向观众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,让游客了解彭阳,理解西北地区在中华文明宏大叙事中的重要地位。
陈丽倩向参观者讲解彭阳县红色历史文化。
仅仅一年时间,从十几人到近百人的团队,陈丽倩讲解了30多场。她还自学了视频拍摄、视频剪辑,承担起了博物馆新媒体宣传工作。
“小陈在工作中认真负责,充满朝气和创新意识。她的到来不仅缓解了我们专业人手不足的压力,还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,效果非常不错。”彭阳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这位福建姑娘的工作十分认可。
投身“西部计划”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锻炼成长。这是陈丽倩最值得骄傲的选择。她说:“或许我个人的力量很小,但能成为连接福建与宁夏、现代与历史的一座小小桥梁,让更多的人了解彭阳,爱上这里的文化,就是我来宁夏工作的意义。这段志愿服务经历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。”
如今,在彭阳县博物馆的展厅里,每天都能看到陈丽倩忙碌而坚定的身影。她正用脚步丈量着西部的热土,用热情点燃青春的梦想,在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。(宁夏新闻网记者 胡琴 文/图)